 |
職稱 |
教授 |
出生年月 |
1970年1月 |
學科 |
工商管理 應用經濟學 |
研究方向 |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資源環境管理 |
電話 |
0451-86392204 |
郵編 |
150040 |
電子郵箱 |
wangzhonghua@hrbust.edu.cn |
汪中華 |
通訊地址 |
哈爾濱市林園路4号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1号樓816室 |
個人簡介
2005年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黑龍江省數量與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理論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出版2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5項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黑龍江省自然基金項目和2項黑龍江省軟科學項目。
科研成果
代表性論文及著作:
(1) 碳解鎖視角下我國礦産資源開發與生态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獨立作者。
(2)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生态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耦合研究[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獨立作者。
(3) 中國碳超載下碳鎖定與解鎖路徑實證研究[J].資源科學,2016(5),第一作者。
(4) 我國碳生産率區域差異的測算及因素分解[J].統計與決策,2017(8),第一作者。
(5) 我國污染産業區際轉移路徑及環境效應研究[J].生态經濟,2017(11),第一作者。
(6) 内蒙古草原礦産資源開發與生态環境耦合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5),第一作者。
(7)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影響因素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8(2),第一作者。
(8) 黑龍江省礦産資源開發區碳鎖定及解鎖路徑[J].礦産保護與利用,2015(6),第一作者。
(9)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與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關聯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2014(5),第一作者。
(10) 基于熵值法的煤炭企業綠色投資效率評價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2013(5),第一作者。
(11) 中國石化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解—基于廣義迪氏指數分解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9(24),第一作者。
(12) 金融規模、結構、效率對碳排放的門檻效應分析[J].生态經濟,2019(11),第一作者。
完成和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MZ057),“草原地區礦産資源開發與生态環境保護的耦合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BSH002),“農村貧困地區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3) 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2006040805),“松花江水污染區生态補償機制的構建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4)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5B008),“農村貧困地區生态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耦合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5)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3B045),“少數民族地區生态保護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6)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E100),“黑龍江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生态建設問題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7)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SH003),“我國西部生态紅線區環境保護與民生發展契合機制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8) 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GC14D503),“基于碳解鎖的黑龍江省礦産資源開發區環境風險預警及防控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9)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G201003),“基于節能減排的黑龍江省産業生态系統管理創新機制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10)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MZ01),“碳解鎖視角下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躍遷機制研究”,已結項,項目負責人。
成果獲獎
(1) “草原地區礦産資源開發與生态環境保護的耦合研究”,獲黑龍江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2) “農村貧困地區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研究”,獲黑龍江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3)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生态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耦合研究” 獲黑龍江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獨立完成。
(4) “論少數民族地區生态保護和經濟發展”,獲黑龍江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獨立完成。
(5) “鄉鎮企業技術創新的現實性障礙”,獲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獨立完成。
(6) “中國碳超載下碳鎖定與碳解鎖路徑研究”,獲黑龍江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