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職稱 |
教授(二級) |
出生年月 |
1961年3月 |
學科 |
工商管理 |
研究方向 |
技術管理、技術創新管理、知識産權管理 |
電話 |
0451-86390630 |
郵編 |
150080 |
電子郵箱 |
bikx@hrbust.edu.cn |
畢克新 |
通訊地址 |
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52号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1号樓1127室 |
個人簡介
畢克新,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工商管理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榮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龍江學者”特聘教授,省級“六個一批”優秀人才稱号獲得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獎項;主持國家級項目14項和省部級項目3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8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一等獎7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11 部,其中1部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1部獲中共中央統戰部華夏英才基金資助,獨立作者和第一作者8部;共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SCI期刊論文2篇、SCI期刊論文1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認定的A類重要期刊43篇、EI收錄30多篇、CSSCI來源期刊 100 多篇、《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4篇。
教育經曆
1978-1982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 工學學士
1994-1997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機械工程系 工學碩士
2000-2005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管理學博士
工作經曆
1982-1986 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工學院 教師、團總支書記
1986-1991 哈爾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助教、講師
1991-1995 哈爾濱科技大學科研處 科長、講師、副研究員
1995-2007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科研處 副處長、處長
1998-至今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研究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代表性科技獎勵(均為第一完成人)
[1] 2013年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項目名稱: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與策略研究)
[2] 2014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信息化條件下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組織、模式與機制研究)
[3] 2013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中小企業成長新思維)
[4]2010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歐盟技術法規體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與對策研究)
[5]2004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戰略選擇)
[6]2009年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項目名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及政策體系研究)
[7]2009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項目名稱:WTO框架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體系研究)
[8]2002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項目名稱:高校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概論)
[9]2006年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三等獎(項目名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戰略和測度與評價研究)
[10]2006年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項目名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動力及适應性戰略研究)
代表性著作(均為第一作者)
[1] 國際科技合作中的知識産權保護與對策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
[2] 中小企業成長新思維.科學出版社,2010
[3] 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同發展系統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4]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測度與評價研究.科學出版社,2006
[5] WTO框架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體系研究.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 ]高校科研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概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7] 現代科技管理研究進展.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代表性論文(均為第一作者)
[1] 畢克新,付珊娜,楊朝均,李妍.制造業産業升級與低碳技術突破性創新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7(12):141-153.
[2] 低碳技術創新系統:概念辨析與研究展望[J].技術經濟,2017,36(11):16-23.
[3] 制造業産業升級對低碳技術突破性創新的影響:基于制造業發展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3):260-266.
[4] 制造業産業升級視角下低碳技術創新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19):68-74.
[5] 低碳背景下我國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演化過程:創新系統功能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9):61-68.
[6] 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知識溢出的傳導機制[J].學術交流,2016(04):122-128.
[7]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 the global value chain: A cas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6, 111: 275-284. (SSCI檢索,影響因子2.625)
[8] Bi Kexin etc. Risk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of low-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 the global value chain: A case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5, 100: 238-248,(SSCI)
[9] 跨國公司技術轉移對綠色創新績效影響效果評價——基于制造業綠色創新系統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 2015,(11):81-93,(A類, CSSCI)
[10] 基于專利的我國制造業低碳技術創新産出分布規律及合作模式研究.情報學報. 2015,(07):701-710,(A類, CSSCI)
[11] 創新資源投入對綠色創新系統綠色創新能力的影響——基于制造業FDI流入視角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14,(03):153-166,(A類, CSSCI)
[12] 我國綠色工藝創新績效的地區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工業經濟. 2013,(10):31-43,(A類, CSSCI)
[13] 制造業企業信息化與工藝創新互動關系影響因素研究.中國軟科學. 2012,(10):138-147,(A類, CSSCI)
[14] 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知識流耦合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制造業企業的實證分析.科研管理.20 12,(08):16-24. (A類,CSSCI)
[15] 基于知識管理的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過程及模型.系統管理學報.2012, (04):478-485. (A類,CS SCI)
[16] 信息化條件下流程導向型工藝創新組織結構研究——基于制造業企業新型工藝創新組織的分析.科學學研究,2012,(3):474-480. (A類,CSSCI)
[17] FDI對我國制造業綠色工藝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行業面闆數據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 2011,(9):172-180. (A類,CSSCI)
[18] 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機制的系統研究.預測.2011,30(4):70-74+64. (A類,CSSCI)
[19] 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同發展博弈分析.管理評論.2010,22 (5):104-111. (A類,CSSCI))
[20] 基于複合系統協調模型的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同發展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10,(9):156-162+192. (A類,CSSCI)
[21] 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調機制研究.科學學研究.2008,26 (4):846-851. (A類, CSSCI)
[22] 技術标準對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管理世界.2007, (12): 164-165. (A類, CSSCI)
[23] 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同發展分析模型與方法研究.中國管理科學. 2007,15(4):138- 148. (A類,CSSCI)
[24] 中小企業産品創新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科研管理.2005,26(2): 7-16. (A類,CSSCI)
[25] 基于模糊積分的區域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測度與評價.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2):40-46+ 61. (A類,CSSCI)
[26]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社會化服務體系中外比較.中國軟科學2004,(1): 93-98. (A類,CSSCI)
[27] 高校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協同發展系統灰色關聯分析與模型構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 (4):140-143. (A類,CSSCI)
[28] 制造業中小企業工藝創新能力測度指标體系的構建.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12):104- 107. (A 類,CSSCI)
[29] 制造業中小企業工藝創新及測度評價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綜述.科研管理.2002,23(6):125- 1 33. (A類,CSSCI)
[30] 中小企業産品創新測度指标體系研究.中國軟科學.2002,(9):55-58. (A類,CSSCI)
[31] 測算高校R&D綜合實力的二次相對評價方法.管理科學學報.2000,3 (3):89-94. (A類,CSSCI))
[32] 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決策機制.決策借鑒(現《管理科學》).2000,13(4):61-63. (A類,CS SCI))21.畢克新等 科研管理有效性的定量測評.運籌與管理.1999,8(4):91-95. (A類,CSSCI)
[33] 我國CAD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中國軟科學.1999,(9):71-73. (A類, CSSCI)
[34] 可持續發展的産學研聯合的機制.科學學研究.1997,15(4):50-55. (A類, CSSCI)
[35] 試論高校技術開發系統内部運行機制的構建與完善.運籌與管理.1995, 4(4):61-64. (A類,CSSCI)
[36] 科技信息與現代科研管理.科研管理.1995,16(3):16-19. (A類,CSSCI)
[37] 基于AHP-GRA的國際科技合作知識産權保護評價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 33(5): 15-21. (B類,CSSCI)
[38] 基于因子分析的國際科技合作知識産權保護影響因素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B類,CSSCI)
[39]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互動關系仿真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12):75-80. (B類,CSSCI)
[40] 歐盟技術法規體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與對策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28(11):14-1 9. (B類,CSSCI,《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41] 質量認證對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11): 98 -102 +108. (B類,CSSCI)
[42]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财稅支持體系中外比較.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5,(10):60-65. (B類, CSSCI)
[43] 高校技術開發系統經濟環境分析.研究與發展管理.1995,7(4):9. (B類, CSSCI)
代表性科研項目(均為項目負責人)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績效測度與評價方法及應用研究. 2002.01-2004.12(驗收等級為“優秀”)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互聯網環境下我國船舶工業綠色創新系統演化機理與開放式創新模式研究.2018.01-2021.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全球價值鍊下我國制造業企業低碳技術創新跨越模式、風險管理與績效評價研究體系. 2015.01-2018.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低碳技術創新與制造業産業升級:影響機理、互動機制和政策體系. 2013.01-2016.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低碳經濟的制造業綠色創新體系及知識流動研究. 2011.01-2013.12(驗收等級為“優秀”)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信息化條件下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組織、模式與機制研究. 2009.01-2011.12(驗收等級為“優秀”)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制造的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互動關系與協調機制研究. 2005.01-2007.12(驗收等級為“優秀”)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測度與評價研究. 2002.01-2004.12(驗收等級為“優秀”)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我國高校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系統及管理模式研究. 1999.01-2001.01(驗收等級為“良好”)
[1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對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與策略研究. 2005.06-2009.06(驗收等級為“優秀”)
[11]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我國低碳創新體系構建與發展對策研究. 2013.01-2013.12
[12]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我國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能力與發展戰略研究. 2007.09-2011.06
[13]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外比較研究. 2002. 10-2004.04
[14] 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我國制造業企業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協同發展測度與評價研究(一等資助金). 2006.10-2008.10
[15]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面向制造業産業升級的低碳技術突破性創新機制研究. 2013.01-2015.12
[16]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基金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系統及支持系統研究. 2007.01-2009.12
[17] 教育部"春晖計劃"合作科研項目:信息化條件下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能力體系及評價研究. 2010.01- 2011.12
[18] 國家知識産權局軟科學項目:我國制造業低碳技術創新知識産權戰略研究. 2013.01-2013.12
[19] 機械工業部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及戰略選擇研究. 1998.01-1999.12
[20]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東北區域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系統及支持體系研究. 2007.01-2011.03
[21]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黑龍江省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績效評價研究. 2002.01-2004.12
[22] 黑龍江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際科技合作中的知識産權保護及對策研究. 2008.01-2011.06
[23] 黑龍江省知識産權發展戰略計劃項目:黑龍江省知識産權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2009.12-2011.06
[24] 黑龍江省博士後科研啟動資助金項目:信息化條件下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模式與對策研究. 2010.01-2011.12
[25] 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項目:基于制造的産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互動關系測度與評價研究. 2005.07-2007.07
[26] 黑龍江省普通高校骨幹教師創新能力資助計劃:基于WTO規則的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體系研究. 2003.01-2004.12
[27] 哈爾濱市知識産權發展戰略計劃項目:哈爾濱市計算機軟件版權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2008.10-2011.06
[28] 哈爾濱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哈爾濱市創意産業的現狀及科技支撐對策研究. 2008.1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