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責任應該是師德的靈魂,對學生首先要有愛心和責任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這是我校獲得全省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負責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魏玲教授從教32年來的切身感受。三十二年潛心探索,悉心授業;三十二載,激情不滅。教學、科研的路上,有她奮鬥的身影。她用愛與責任诠釋了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在線課堂、教學互動
孜孜不懈、授業解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号召,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學校出台了延期開學和在線教學的相關通知。文件一下達,魏玲老師就馬上投入了在線教學的準備。完善教學資源、調試直播設備、聯系組織學生、網絡平台測試等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進入在線教學階段,她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并實施,她不僅考慮教師“怎樣教”,更是考慮學生“怎麼學”,學生能獲得什麼“學習成果”,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在她的心裡,學生永遠是第一位。
為人師者光有人格還不夠,無學即是無德。要做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就必須德才兼備。隻有做到學識廣博,專業精深,才能吸引學生,才能受到學生的敬佩。魏玲覺得,上好每一節課,是教師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種責任。提高教學水平,不僅僅要課講得生動,更要注重講課内容的實效性,理論固然重要,怎樣将理論應用于實踐更重要。能用最簡單的方法,最精練的語言教會學生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應當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這條路上,她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努力。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到了教學和科研中。
魏玲考慮到學生學習所需的教材和學習資料缺乏,她将自己親自掃描的一本教材電子稿、10G的ERP系統安裝軟件、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MOOC平台和雲盤供學生下載使用;有些學生家裡沒有電腦,無法安裝課程所需的ERP系統,她多方聯系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免費在線實踐教學虛拟環境,用手機可以模拟系統運行,保證了學生正常學習條件;她建立了班級微信群和QQ群用于發布教學任務和與學生讨論,群裡讨論學習互動頻率非常高,使得線上教學不僅在上課時間,而成為全天候;為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有自信心、獲得感。她還為學生建立“成果檔案袋”,每次作業就是學生的一個學習成果,她細心批改每一份作業,對完成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贊揚,對有問題的作業指出問題,打回重做,保證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她說,在線教學辛苦并快樂着。期望學期結束時,學生的“成果檔案袋”将是碩果累累。


用愛堅守、用情傳遞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每個人的生活和身心都經受了一場嚴峻的考驗。考研、就業、畢業論文加上嚴峻的疫情交織在一起,對即将走出校門的哈理工畢業生來說,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會更大。
魏玲教授指導的畢業生中,有考研失利、有找工作受挫、也有寫論文遇到瓶頸。放到平時,魏玲教授會跟同學們面對面溝通,像家長一樣關心關注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指導他們的學習和工作。可是由于疫情管控,學生們無法返校,給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帶來了困難。魏玲老師在和同學們微信交流中發現了他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和情緒波動,她抽出時間直接跟有心理障礙的同學進行視頻和語音通話,開展深入交流,根據他們具體情況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做出規劃、鼓勵他們,給他們支持和信心。
經過魏玲老師的耐心開導,學生們把和自己媽媽都不說的話和她講,其中一位同學和魏玲老師通話一個多小時,徹底解開了心結,重拾信心。在她的鼓勵和支持下,考研失利的學生重拾信心準備再戰,找工作受挫的學生經過網上應聘面試找到了滿意的工作。魏玲和學生的感情既是師生也像母子,課下有的學生親切稱她“玲玲老師”,有的學生稱呼她“玲媽媽”。不管學生怎麼稱呼,她都非常開心,她說那是學生對我的信任,對我的愛。她說,他們不僅是我的學生,更是我的孩子,對孩子付出再多的愛心、再多的辛苦都是應該的、值得的。
時光不語、靜等花開
除了堅持一直堅守課堂,她還堅持教學研究,将教學經驗和體會總結、凝練和提升。2010年作為課程負責任人的“ERP原理及應用”被評為省級精品課,2017年又被評為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年底被評為省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她的課程在學銀在線和智慧樹兩個MOOC平台同時上線,目前已有全國100多所學校的學生選課學習,選課人數将近2萬人。主編出版了科學出版社教材《ERP原理與應用》。主持了4項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項為重點項目。獲得了3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第一作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餘篇,核心期刊4篇,其中2016年在清華大學主辦的CSSCI期刊《現代教育技術》發表1篇教學研究論文,難度非常之高,對在線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疫情期間,魏玲老師在從事繁重的額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擔任學院的教學督導。她認為,很多老師初涉在線教學,對教學方法和軟件工具使用缺乏經驗,她專門錄制了視頻,培訓學院的教師進行在線教學,學院的很多教師向她請教在線教學的方法和軟件工具,她都将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給大家分享。她還開發了課程碼小程序,為學院督導檢查在線課程提供支持。
魏玲經常指導青年教師做好課堂教學、教學科研,對被聽課的青年教師總是耐心指導,鼓勵他們上好每一節課。魏玲老師所在的程組多數都是80後的青年教師,她每周都會組織大家開會讨論課程内容、教學研究、教學方法。她經常鼓勵青年教師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在她看來,現在做的每一件所謂的“小事”在将來都會成為必不可少的“大事”,近年來她培養的5名青年教師成長很快,在教學、科研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獲得省教改項目、教學比賽獲獎、發表多篇教學論文,并成為省精品開放課程的主要成員。

潛心耕耘、無怨無悔
1984年,魏玲開始進入我校學習,随後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已經在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學習和工作整整36年。她說,理工大學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的家,很幸運選擇了自己最熱愛的職業作為終生職業,為自己能從事這個職業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驕傲。
從教32年來,她記不清教過了多少名學生,更記不清上了多少節課,她隻記得以前曾經最多上過一周39學時,現在年紀大了,課雖然上不了那麼多,但她依然每個學期都要上不少于兩門的本科生課程,而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和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她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她所鐘愛教育事業。她談到從教30餘年的教育感悟:“我非常熱愛教書育人事業,我感覺自己就是為教學而生的”。
魏玲老師說,疫情是暫時的,我們的教學是永遠的。疫情給我們教學帶來了挑戰,更是帶來了機遇,它促使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的原則,提升自身素質,深入教學研究,加強課程建設,我們的教學水平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期待疫情很快過去,靜等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