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院承辦第二十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

作者: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 2024-09-23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新質生産力”講話精神,探讨如何通過夯實物質技術基礎和優化區域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的深度融合,助力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主辦,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承辦的第二十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于9月21日至22日在哈爾濱華旗飯店環球劇場召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教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黨委常委、副校長杜軍出席大會并緻辭,1600餘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産業界的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了會議。本屆學術年會以“新質生産力:物質技術基礎和區域創新體系”為主題。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李光教授主持了開幕式和主旨報告。

第二十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在哈爾濱召開

穆榮平理事長在緻辭中指出,自2005年以來,研究會已成功舉辦20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見證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中國式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之間相互成就、疊代發展的曆史,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者的成長。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黑龍江時提出新質生産力這一重大概念,并在今年的全國科技大會講話中強調,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這是确定今年年會主題的重要意義所在。希望廣大學界同仁深入探讨如何統籌全民科技創新力量,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夯實物質技術基礎,構建高效協同的區域創新體系,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緻辭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黨委常委、副校長杜軍在緻辭中指出,曆經74年的發展,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紮根黑土,服務區域和行業,培養了大批根植機電裝備制造和儀器儀表等領域的行業翹楚和技術骨幹,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和黑龍江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指出,本屆年會以“新質生産力:物質技術基礎和區域創新體系”為主題,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去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的“新質生産力”講話精神,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實現區域和國家創新體系發展,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以培育新的生産力為方向,探索優化生産力布局,加速完善現代産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的關鍵性支撐作用和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的作用,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熱切期待各位專家和學者就龍江和學校的方向發展提出意見建議,為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落實應用,加速推進科研成果向先進生産力的轉化注入新的活力。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黨委常委、副校長杜軍緻辭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李光教授主持開幕式

會上,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方新教授、理事長穆榮平教授為2024年度傑出貢獻學者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胡志堅、常務理事李曉軒和2024年度優秀青年學者毛昊、焦豪頒獎。

頒獎現場(一)

頒獎現場(二)

專題講座中,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教授以“建設超級智能科學城、發展區域新質生産力”為主題做主旨報告。他指出,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勢在必得,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本質是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統籌全國科技創新力量,聚焦國家的戰略需要,協同攻關。報告指出,國家科學城發展模式升級,未來将打造超級智能科學城,強化區域創新引擎。重點包括數字化開放合作、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發展以及平台服務産業系統創新,以新視角引領技術預見,重塑生産力發展優勢。

穆榮平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胡志堅研究員圍繞“從能量等級定律看新質生産力”的議題,從生态價值鍊的能量等級結構和進化選擇視角揭示了新質生産力的演化結構。胡教授指出,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新質生産力應具備四個方面能力,分别是保障能量供應、促進經濟總量增長、探索更高能量等級以開拓新産業、增強開放創新能力和系統競争力。

胡志堅研究員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監事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校長李廉水教授圍繞“全球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競争态勢”做主旨報告。他指出,傳統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融合轉型,成為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載體。中國國家産業創新戰略強調自主創新,快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報告分别介紹了中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量子、5G/6G等産業的發展。

李廉水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勁教授做了題為“加快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思考”的主旨報告。他從科技強國的戰略統籌、發展新質生産力布局與發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加強人工智能對科技強國的決策支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創新範式四個方面探讨如何加快科技強國建設問題。報告強調要關注科技創新的全面性與系統性、注重科技創新戰略的現實性和引領性、加強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定位的科學與協同性、強調創新生态體系的多元性和共治性。

陳勁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李垣圍繞“創新生态系統: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未來政策思考”發表演講。報告從創新生态系統水平、企業内部水平和企業外部水平三個方面分别介紹了現階段研究的重點和研究空白,并從組織機制、目标導向、政策效果、成果認定四個角度分析了我國創新生态實踐中的“有組織科研問題”,從破“五唯”角度介紹了對我國創新生态系統的思考。

李垣教授做主旨報告

9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秘書長陳光主持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繼續展開研讨。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秘書長陳光主持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吳建南教授以“發展新質生産力:創新街區大有可為”為主題做主旨報告。報告探讨了創新街區的起源、國際趨勢和實踐,以及它們如何推動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通過分析上海長甯“矽項”和南京“矽項”等中國案例,揭示了創新街區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過程機理。強調創新街區建設具有多重效益、巨大潛力且急需開發,政府和學術界應積極參與。

吳建南教授作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财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魏江教授圍繞“數字企業創新生态系統”的主題做主旨報告,從四個維度剖析了企業創新生态系統的概念基礎:産生條件、内涵特征、結構要素和分類。他強調,企業創新生态系統具有自組織、自生長和自循環的特性,其中龍頭企業是推動系統繁榮發展的關鍵。該系統包括核心控制型、創業社區型、雙邊市場型和産業聯盟型四種創新行為。魏教授還提出了創新生态系統的新範式,為企業未來的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魏江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創新創業研究院蔡莉院長圍繞“創新一定會帶來創業活動嗎?--基于區域層面的思考”的主題做主旨報告。強調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中,創新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報告分析了美雲智數和蘇州高鐵新城等地的創新實踐案例,揭示了創新驅動創業的内在機理,包括路徑、影響因素及演進方式。同時,探讨了創新引發的産業規模發展、聚集和擴張等問題。

蔡莉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軍事科學院首席專家遊光榮研究員以“國家科技安全的發展邏輯、本質内涵和實踐方向”為主題探讨了科技安全問題。強調需要科學認識科技安全的概念、特征與形成機理,并系統識别我國科技安全的主要風險挑戰,全面提高科技安全治理能力。報告提出五方面措施提高科技安全治理能力:統籌發展與安全、建立預警體系、強化法規制度、加強國際合作和推進學科建設。

遊光榮教授做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柳卸林教授圍繞“創新體系效能視角下的區域創新演變分析”的主題,他指出,經過25年研究,中國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進一步增強創新體系效能,需發揮企業家引領作用,探索新技術;優化人才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激發活力;根據市場需求建立研發機構,服務産業發展。大學研究機構應專注前沿科技突破,指引産業方向,而企業更接近市場,适合攻克關鍵技術。

柳卸林教授做主旨報告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院長武建龍教授以“颠覆性創新引領的新質生産力培育與發展”為主題作主旨報告。報告強調新質生産力的“新”源于技術的颠覆性創新,“質”體現在産業升級增值。颠覆性創新作為技術基石改變了技術範式和産品形态,為新質生産力提供動力。從多個維度剖析,提出了激發目标動能、培育新興産業與未來産業經濟引擎;重點突破,構建關鍵領域的颠覆性技術池;變革引導,打破傳統技術體系的慣性束縛;夯實支撐,強化系統自組織的協同效應;系統發力,形成雙循環格局下的多維創新圈等策略。

武建龍教授做主旨報告

除主會場報告外,本屆年會圍繞“新質生産力”主題設置了45個分會場和研究會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學術沙龍,涵蓋新質生産力與新質戰鬥力同步提升、科技人才成長發展與環境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助推新質生産力發展、高質量科學普及為新質生産力厚植文化土壤、産教融合與産業新質生産力等話題。

部分分會場照片

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學術沙龍現場

9月22日下午,學術年會舉辦了兩場專題對話和閉幕式。首先,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原院長胡志堅研究員主持“因地制宜推動新質生産力”高端對話,郭丕斌、李曉軒、劉志迎、孫冬柏、張士運、朱雪忠六位專家作主題發言并與現場觀衆互動;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秘書長、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陳凱華主持“新質生産力與數字化綠色化雙轉型”青年對話,毛昊、汝鵬、蘇屹、孫玉濤、魏澤龍、溫珂六位專家作主題發言。

高端對話現場

青年對話現場

交流互動

兩場專題對話結束後,穆榮平理事長主持閉幕式,宣布了本屆年會高水平論文名單,方新名譽理事長、胡志堅副理事長、李光副理事長、蔡莉副理事長、陳勁副理事長、遊光榮副理事長共同為高水平論文作者頒發證書。

優秀論文頒獎儀式(一)

優秀論文頒獎儀式(二)

穆榮平理事長在閉幕緻辭中回顧了年會四十年的曆史,展望了新的征程,并表示對國家創新發展的關注将永不停歇。他強調了開放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呼籲加強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融合,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以推動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的學術研究邁向新的高度。穆榮平教授指出,新質生産力的本質在于技術,而研究會肩負着不可推卸的使命,期待與學界同仁共同努力,促進科學與創新的健康發展,攜手共進,共創輝煌。

本次學術年會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主辦,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承辦,《科學學研究》編輯部、《科研管理》編輯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編輯部、《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編輯部、《科技管理學報》編輯部協辦。

與會人員合影

 

   版權所有©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林園路4号   電話:0451-86392223    郵政編碼:15008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