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學生黨建   >   正文

【榜樣力量】心系西部的優秀志願者——陳豔剛

作者: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 2016-01-23

陳豔剛,男,漢族,1979年6月生,山東省萊蕪市人,200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2003年8月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服務于甘肅2年,大學學曆。

1999.09—2003.07,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習,曾任政治輔導員助理、團委組織部部長等;2003.08,甘肅省劉家浪水電廠技術員;2003.09—2004.02,甘肅省岷縣經濟貿易局幹部;2004.03—2005.09,在共青團甘肅省岷縣委員會擔任大學生志願者團支部書記(2004.12榮獲首屆黑龍江省十大傑出志願者稱号);2005.10—2009.07,上海建橋學院政治輔導員兼團總支書記,校團委常委(2006.09—2008.09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在職研究生班區域經濟學專業學習,擔任班長;2009.06榮獲上海市優秀輔導員和上海市模範教師稱号);2009.08至今,山西省商務廳辦公室幹部(2010.01當選為甘肅省定西市第二屆青聯委員、定西市青年愛心資助協會常務理事)。

陳豔剛:撒播青春 收獲希望

【編者按】陳豔剛,畢業于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03年6月報名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現服務于甘肅岷縣團縣委。

時至今日,服務期不知不覺已經過去6個多月了,回首身邊的人,所做的事,他們猶如一座座方向塔,指引我前行,幫助我成長。通過西部計劃并親身到基層,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了解了國情、了解了西部,更懂得了責任,更懂得了奉獻。我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汗水甚至淚水讀懂了志願精神的真正内涵。

2003年6月,我成為學院第一個報名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大四畢業生。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報名竟讓自己承受那麼多的壓力。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同學,很不理解我的舉動,甚至用異樣的眼光看着我,他們大部分都認為我辭掉到中國光大銀行和福建某大學任教的工作,隻是我一時的沖動,遲早會後悔的。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弄明白他們為什麼不理解我的選擇。其實,我最大的壓力還是來于自家庭,當時,父母關系已經破裂,弟弟恰又在讀大一,家裡經濟比較緊張,雖然他們很支持我參加西部計劃,可我知道他們非常非常需要我,最終我還是選擇了西部。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和新世紀的熱血青年,我不能隻顧自己和家庭的需要,而置國家需要于不顧啊!黨和國家為培養我們早日成才,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與犧牲。我們不能在她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臨陣脫逃!開發西部、建設西部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曆史使命,也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應有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既然國家需要我們,西部人民需要我們,我想其他一切的借口都是空白無力的!事實證明,來西部服務,我不但沒有後悔,自己反倒時時為自己的選擇而喝彩!

2003年8月21日,我提前來到西北民族大學報到。雖然,離正式報到的日子還差幾天,可我那種迫切的心情卻阻擋不住我的腳步。8月24日,是一個令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就是在這一天,我有幸成為西部計劃甘肅項目的第一位報到者。生活總是愛開玩笑。報到完的當天,我便因水土不服住進了西北民族大學校醫院,經過三天多的治療,病情才有了好轉。那時,我有點心灰意冷,心想這還沒到真正的服務地,就水土不服……自己直打退堂鼓,可我為什麼最終留了下來?那是因為我聽了“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謝重新的先進事迹報告會。謝老師在不拿工資的條件下,都已經在定西地區支教6年多了,他任勞任怨,無半點怨言。想到謝老師,随即我就鼓勵自己:“陳豔剛,你應該向謝老師學習,你能行,在服務崗位上你也一定能幹好,相信自己!”對啊,這麼點小小的挫折都戰勝不了,那我還能幹成什麼事呢?我一咬牙,堅持了下來。

經過2天的颠簸之後,在8月29日下午,我們抵達服務地——岷縣(國家級貧困縣)。我被分派到的服務單位是岷縣經濟貿易局,負責企業數字報表工作。在單位領導和同事的熱心幫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我便戰勝了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等一系列難題,很快适應了那裡的環境,與同事打成了一片,這為我以後順利的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3年9月8日,也就是到服務單位之後的第二周,我就跟随以郭縣長為首的調研小組深入到各個重點企業進行調研。這些企業分布不一,有的在縣城内,有的在鄉鎮,更有的在山頂上,再加上交通條件又不是很理想,十幾天的奔波,累的我渾身幾乎要散架了。利用工作之餘,根據調研的基本情況,我撰寫了一篇《岷縣企業的出路在哪裡》的分析文章,得到有關領導的一緻好評。我沒有高興,畢竟這隻是工作的剛剛開始,加之自己又剛邁出校園,各方面經驗不足,所以從服務的第一天起,我就保持一種低姿态,并嚴格要求自己:凡事要從零開始。

2003年10月初,我到蒲麻鄉對遭受水災的農戶進行幫扶。短短的一段路,竟一個坑挨着一個坑,僅去的單程就走了5個多小時,要不是親眼所見,你根本就不敢想象、也無法想象那裡的路況。把救助物資發到農戶手中之後,我們就往回返,等到達單位時,已是晚上11點多。

2003年11月13日,岷縣發生5.2級地震。當天晚上,我就投身于抗震救災工作當中。作為科技組組長(為方便志願者管理與交流,岷縣38名志願者分成教育、青年、科技、衛生四組),我主動召集部分志願者代表,協助項目辦領導在團縣委辦公室召開了緊急會議,主題是:我們大學生志願者應該為災區人民做點什麼?經過協商,我們決定第二天向全社會開展募捐活動。接着,我們幾個開始趕印“救助災區、奉獻愛心”倡議書,直到安排好、部署好了第二天舉行募捐的具體事宜後,我們才回去休息。

11月14日一大早,我就行動起來,開始了準備募捐箱、募捐人登記表等一系列工作。募捐地點定在縣城最繁華的地段,我帶頭捐款20元,錢雖然不多,但它是我的一份心意。我們共發放倡議書5000多份。下午,我們分組到開發區進行募捐,與商人打交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沒有利益驅動,他們一般是不會輕易捐款的。為此,我們真是費勁口舌,說的口幹舌燥,走的兩腿發酸,這其中有笑臉,也有罵聲,我們什麼都不在乎,因為災區人民正等着我們的幫助。不管怎麼樣,兩天下來,募捐成績還是讓人感到欣慰。我們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現金13000多元,物品折價7000多元。現已全部送到災民手中。我們在第一時間内組織起來,在第一時間内把愛心送到災區,為災民送去溫暖,送去希望。這一次活動為樹立岷縣志願者的光輝形象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3年11月14日,我主動申請深入災區一線進行抗震救災;11月16日,終于如願以償地和災民們站在一起并肩作戰。到達的第一天,我就經受了一次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有人通知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茲那村開會,可我們沒有人知道路線怎麼走。結果,費了一番周折,翻過了兩座山好不容易,才找到開會地點。根據會議安排,我被派到周家村,幫扶的對象是周家村五社,經詳細摸底、統計,我掌握了一些基本情況。全社共有50戶人家,129口人,因地震須全拆重建的有17戶,半拆重建的有21戶,剩下的都得進行維修。道路不通,且農戶的住房都在幾百米高的半山腰上,這給救災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同時也為我們的摸底登記帶來一定難度,上下一次就得大半天時間,災民情緒不是很穩定,所以,我邊工作邊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以穩定民心。雖然辛苦,但想到災民寄予我們的厚望,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為避免餘震造成新的人員傷亡,晚上我從不敢早休息。每天天不亮,我們就起來工作。每天晚上,我都堅持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戶檢查一遍,直到發現災民已全部撤出危房搬進救災帳篷後,才回去休息一會。

利用節假日,我組織起一批文學愛好者,策劃創辦了《志願者》雜志。我們的初衷是為來西部服務的志願者搭建一個溝通與交流的平台,學習彼此的經驗,取長補短,為西部計劃、為志願者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并把她作為東中部地區了解西部地區的一個窗口。創辦一本雜志确實不容易,單拿申請刊号來說,我就先後多次跑過縣項目辦、文化局、宣傳部、市文化處等相關單位,刊号一批下來,就開始做征稿、組稿、排版、校對等一些具體繁瑣的工作。後來随着雜志本身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将其重新定位:宣傳西部,宣傳志願文化,弘揚志願精神。目前,該雜志已發往祖國各地,包括團中央、各省市項目辦及部分高校。中間雖說有辛苦,有挫折,雖然她還未成熟,但當我看到她的容貌,聽到近些天的信息反饋,我心裡特别高興,因為我知道了她對宣傳甘肅、宣傳西部的影響力是蠻大的。作為雜志主編,我對雜志将來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雜志一定會成為一本志願者的權威刊物。

2004年春節,我放棄與家人團聚和休息的時間,自費到青島、濟南、萊蕪等大中城市,積極為岷縣剩餘勞動力聯系打工的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終于與濟南市及威海市的榮成縣達成勞務輸出的意向性協議,現在此項工作正在籌備當中。

今年2月,因工作需要,我調到團縣委工作。利用這一優勢,我建議成立了岷縣大學生志願者團支部。在争取項目辦的同意後,我又籌備、組建了團支部班子成員。團支部的建立為及時向黨組織推薦志願者中的優秀人才打通了渠道。利用與母校的關系,我還積極促成母校與團岷縣委締結成友好團委,今後我們将充分利用母校的技術優勢,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帶動其他志願者與他們自己的母校積極溝通,争取全部締結成友好團委。

西部計劃岷縣項目辦中期考核,我被評為 “2003年度先進工作者”。3月5日,我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共青團定西市2004年工作會議。同時,我被推選為定西市第一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候選人。

近期,我參與了岷縣共青團工作會議和團員代表會議的籌備組織工作。

200多個平凡的日子,我沒有作出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我們的行動卻感染了許多的人,對工作的狂熱,對志願服務精神的執著,讓人們的心中蕩起了層層波浪。我們把青春的光華撒播在貧瘠山鄉,奉獻的路有苦有樂,離開親人,離開家鄉,失去的我們無怨無悔,獲得的我們将永遠珍藏。在岷縣的熱土上,我正收獲着無限的希望。

   版權所有©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林園路4号   電話:0451-86392223    郵政編碼:150080

Baidu
sogou